立言论坛| 立言首都金融论坛 · 第4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页标题    立言论坛    立言论坛| 立言首都金融论坛 · 第4期: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专题研讨会成功举办

资产管理行业是金融业的重要领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也是金融服务实体所依托的的重要典型主要业态。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迅猛,当前管理规模已达百万亿级。随着《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监督管理办法》、《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的出台,中国资产管理行业正处于转型变革的重要机遇期。

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监管制度的完善和行业内部的再平衡。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的嘉宾,通过在线形式参与了本次研讨。本次会议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开场主持并做致辞发言,同时邀请到了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做开场发言。

王颖: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北京市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副局长王颖认为资产管理行业是我国实体经济的重要支持者,其规范健康发展对于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至关重要。资产管理行业已经成为我国金融开放和金融创新最活跃的领域之一,金融监管部门为资产管理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制度环境。

其次,王颖介绍了近年来北京推动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举措。今年4月份北京成立了北京资产管理协会,这是目前国内管理资产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覆盖范围最广的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也是我国第一家资产管理行业自律组织。北京资产管理协会的成立对促进首都资产管理行业高质量发展、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稳定、推动中国金融业国际开放与发展、形成中国金融发展新优势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今年6月份《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正式对外发布,标志着北京金融开放进入崭新篇章。该指南能够有效帮助海外资管机构更加精准地了解北京金融市场和营商环境,更加方便快捷地在北京落户展业,有效推动更多海外资管机构参与北京和中国资管市场的建设和发展。

最后,王颖对北京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展望。北京是国家金融管理中心,金融机构及其管理的资产高度集中,银行理财、保险资管、养老金管理、公募和私募基金管理等多个资产管理牌照已经向外资全面开放。未来北京要利用金融管理中心和资产管理中心的地位,发挥监管市场、人才、科技等多方面的优势,进一步吸引更多的资管机构在京布局业务,与国外资产管理机构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充分利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和自贸区双叠加政策优势,为中国投资者提供全球化的资产管理服务。

杨涛: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从四个方面对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进行了深入思考。他认为,首先需要明确资产管理的概念、范畴和边界,尤其是区分资产管理、财富管理等容易混淆的概念。从实践看,资产管理和财富管理在管理对象、投资视角、服务重点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也有许多共识。未来需要进一步梳理差异,形成不同的创新与发展路径。

其次,需要基于全球资产管理市场及主要经济体资产管理发展实践,对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思路进行比较。当前全球资产管理市场在突飞猛进发展的同时,也受到各国经济普遍下行、短期风险事件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波动和新挑战。全球资产管理市场也出现了“西风东渐”的现象,亚太地区资产管理市场快速发展与迭代,影响力逐渐提升,这与不同经济体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社会结构、金融结构的变化密切相关。从发展模式来看,美国资产管理行业更多地依托市场自然生长,主要依靠市场自发的迭代以及外部监管的逐步完善;而英国主要依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监管,通过大量法规条款对资产管理机构的经营模式、性质、产品范围、从业资格等进行约束。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首先需要深入研究全球典型经济体的发展模式,并进行动态的比较,既吸取其他国家的经验,又避免重蹈覆辙。

之后,杨涛从三个层面分析了我国资产管理行业“大”的特点。当前大资管的“大”主要体现在结构、制度、规则、市场、客户等各要素的复杂性,并且冲突与蓝海并存。从行业供给层面看,近年来资产管理行业跨界竞争、创新合作事件频频出现,原有行业壁垒逐渐被打开,资产管理混业经营事实上已经开启。从行业需求层面来看,资产管理行业面对的服务对象越来越复杂和多元化,面临的外部不确定性因素也逐渐增加,这些都全面影响甚至颠覆了现有资产管理领域的需求特征,进而给未来产品和服务带来重大冲击和影响。从环境要素层面来看,大资管时代的环境要素包括促进交易顺畅进行的软性基础设施和性硬基础设施,这使得过去比较简单的供需对接和展业变得非常复杂。

最后,杨涛分析了影响资产管理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除了监管政策、同业竞争等影响因素之外,金融科技对资产管理行业的冲击非常大。如从财富端的角度来看,金融科技使得智能投顾、智能投研、线上财富管理、分销渠道等产生了突飞猛进的变化,尤其是近年来线上财富分销平台利用大数据技术推出一些新型的财富管理产品,降低了财富管理的门槛,拓展了大量中低端客户,从源头上给资产管理行业带来深远的影响。从资产端的角度来看,资产证券化、结构化资产配置也与金融科技密切相关。尤其是在疫情冲击下,无论是监管政策还是客户偏好都出现了明显变化,数字化时代金融科技的应用,从供给端的产品设计驱动,转变为需求端的业务创新需求驱动,资产管理行业也需要转型升级。

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到了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建,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金融资产管理研究所所长陈阳,深创投不动产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孔令艺从不同角度对本期主题带来深入的分享。

李健: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

中国银行业协会研究部主任李健围绕“金融供给侧改革助推财富管理进入新时代”主题从宏观政策、转型背景和发展趋势展望等三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首先,在宏观政策方面,他认为,新冠疫情导致全球经济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影响。国内短期政策目标优先稳就业保民生,阶段性的逆周期调节重点关注“六稳”、“六保”;长期政策仍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着重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深化金融改革开放、平衡好稳增长和防风险的关系等。

其次,李健指出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过去,财富管理资金端、资产端和资产管理机构分别存在不同程度的结构性短板,造成了资金风险偏好与资产实际风险不匹配、资产价格与内在风险不匹配、资金供需结构不匹配等错配问题,财富管理业务转型本质上是实现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和融资模式的匹配,充分发挥资金在资源配置中的重要作用。

最后,李健对财富管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当前,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金融对外开放不断深化、金融科技驱动加速等一系列时代背景下,我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进入新时代。从金融机构角度来看,新设机构给财富管理市场带来新的变化,公募基金投顾试点业务正式启动,海外财富管理机构纷纷落户中国,不少金融机构调整组织架构向财富管理转型。从投资者角度来看,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国内居民对于财产性收入和养老第三支柱服务的客观需求愈发迫切。关于财富管理新时代的发展趋势,李健认为至少有以下六个方面值得关注:一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向“以客户为中心”转变;二是金融科技赋能驱动财富管理发展;三是规范金融产品销售,加码金融消费者保护;四是把握金融业对外开放机遇;五是买方投顾试点启动拉开财富管理时代大幕;六是财富管理要注重打造特色化、综合化服务方案。

陈阳: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金融资产管理研究所所长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金融资产管理研究所所长陈阳从三个方面对中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再平衡和2021展望等做出思考和分享。

一是金融供给侧改革与金融资产管理监管逻辑。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基础是“确认了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改革的方向是面向“服务实体经济、优化金融结构、管理金融风险、遵循经济规律、发展金融科技和扩大对外开放”。我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规模超过百万亿级别,重塑金融监管就是要迭代(Iterate)供给端改造、新需求适应和金融协调发展问题,健全鼓励中长期资金开展价值投资的制度体系,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促进经济转型升级。资管新规的推行,要求资管业务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本源,标志着我国金融资产管理领域进入统一功能监管的新时期。

二是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结构失衡和再平衡问题。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存在的期限错配、权益错配、普惠因应关系错配等三大问题亟待纠偏。资产管理行业野蛮生长与金融抑制交织,隐形刚兑、多层嵌套、资金池运营等风险积累,监管真空与重叠监管同时存在。部分不甚合规的资管业务规模大、期限长,加之疫情叠加因素,在2020年资管新规过渡期内完成监管要求的难度有所增加。因此,针对当前我国金融资产管理行业的再平衡,综合提出以下建议:(1)进一步强化顶层设计,构建和完善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全局性、前瞻性和系统性制度框架;(2)充分利用各项制度实施过渡期的特定窗口期,加快提高和有效整合面对市场激烈竞争,以及服务实体经济的核心能力;(3)金融资产管理各相关子行业要利用不同的成长基因、资源禀赋和竞争优势开创“新蓝海”;(4)提升金融资产管理行业治理水平,增加机构投资者数量;加大权益类资产管理产品发行力度,支持银行理财子公司加大权益类理财产品发行比重;(5)推动商业银行、理财子公司与保险公司、公募基金、私募股权基金的深度合作,进一步因应全社会普惠金融的客观需求;(6)引导商业银行稳妥处置非标资产和特殊资产;(7)支持保险公司通过直接投资、委托投资、公募投资等渠道增加对资本市场和其他权益类市场的投资力度;(8)对权益类资产配置实施鼓励政策和差别化监管。

三是在分析金融资产管理行业未来发展的新格局和新模式方面:(1)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将面临市场扩容的新格局,多元化资产配置的需求将进一步提升,金融资产管理行业将实现加速外延式增长;(2)中国养老金、高净值客户、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头部资管机构立足和必争之地;(3)市场风险偏好明显提升、头部集团加速形成之际,银行理财子公司将成为金融资管行业的新军和中坚力量,委外(标准化及非标准化投资)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突破之举、必经之路。

综合上述后陈阳提出两点建议:第一,依托北京作为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和中国金融开放高地的先机,结合《外资资管机构北京发展指南》,可以考虑以包括但不限于城市大学等空间形式,优选永久场址、协同设立“北京全球金融资产管理商学院”,实现在北京构建可视化的全球人类金融命运共同体;第二,借鉴全球基金管理人及其竞争性遴选经验,在监管机构和相关各方支持与共同协作下,制定金融业资产管理委外投资标准及其发展指数年度白皮书,同步推进相关体系的建设与完善。

孔令艺:深创投不动产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首席投资官

深创投不动产基金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和首席投资官孔令艺围绕基础设施公募REITs政策及对不动产投资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首先,分析了公募REITs试点出台的背景和意义。从短期来看,推出公募REITs试点是为了应对疫情影响和经济下行压力,通过REITs市场盘活存量资产、支持经济重启;从长期来看,REITs市场建设将成为解决中国不动产投融资体制诸多结构性问题的破题之作,能有效填补中国资产管理市场的产品空白,拓宽社会资本的投资渠道,满足居民理财、养老金、社保资金的投资需求,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助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公募REITs符合国家“稳增长”、“降杠杆”、“补短板”的大政方针,是实现化财务杠杆为资本杠杆的工具,为基础设施补短板、稳步增长提供创新型资金来源。

之后孔令艺对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进行了详细介绍。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是一种资产的上市方式,指通过证券化方式,将具有持续、稳定收益的不动产资产或权益转化为流动性强、标准化的上市金融产品。REITs具有权益属性,在交易所像股票一样通过询价方式实现IPO,并可连续竞价交易。孔令艺结合美国、新加坡、香港等地推出REITs的历史背景,对REITs推出与经济周期的关系进行了总结: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推出REITs产品,宏观经济的长期不景气叠加金融危机或疫情冲击影响不动产市场,REITs为经济增长提供长期动力。REITs推出对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的运营模式产生颠覆性的影响,持有型物业将获得长期资本,从而可以专注运营能力和现金流水平的提升,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运营模式。

此外,孔令艺还分析了此次REITs试点的监管思路。公募REITs市场的建设思路将对标海外成熟市场,尊重市场规律,优选优质资产,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公募REITs资本市场。在具体审批流程中,发改委侧重项目筛选准入,证监会侧重产品制度与规则的完善、工作机制的建立、产品审查与机构监督。首批试点申报项目将优中选优,充分保障投资人利益。

最后,孔令艺分析了REITs试点对不动产投资及资产管理的影响,认为既有机遇也有挑战。机遇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权益型私募投资迎来发展契机,持有型不动产投资周转率改善,同时借助REITs上市有助于提升退出估值;二是大类资产配置渠道得到有效拓展,公募REITs将为投资者提供一批高流动性、收益稳健的资产作为投资选择。挑战也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成熟物业投资机会变少,流动性套利空间存在窗口将较为有限;二是热点物业投资面临挑战,预计物业投资将回归基于资产现金流的估值判断标准,类似现金流但不同类别物业的差异将会收窄。

圆桌讨论环节,参会嘉宾包括建信信托有限公司总监、投融资事业部总经理李昆跃,民银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世海,横琴平安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浩,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负责人潘登等各个行业的专家,从所在行业角度对资产管理行业今后的发展带来深入的分享和讨论。

圆桌讨论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胡志浩主持。

李昆跃:建信信托有限公司总监和投融资事业部总经理

建信信托有限公司总监和投融资事业部总经理李昆跃从信托行业参与资产管理业务的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当前我国信托行业经历正经历重大调整和变革,“转型是”整个行业的主要命题。建信信托转型较早,2019年初建信信托对标国际资管机构,按照专业专注的原则,对业务部门进行了梳理和调整,重组为项目投融资、股权投资、并购重组、标品投资、财富管理等几个业务板块。在项目投融资业务开展过程中,建信信托强调的是“老树发新芽”,要在项目投融资这个信托行业的“老树”上发出“新芽”。第一个“新芽”以地产股权投资、不动产投资、新基建投资为重点的项目投资业务,通过一年多的实践,该类业务已经初具规模,形成了自身的业务逻辑的推进思路,取得了成效;第二个新芽是全面的“非标转标”,以ABN、ABS、PPN的业务品种作为传统非标业务的升级替代品。最后李昆跃特别强调,信托非标业务由“融”转“投”是必然趋势,原有的舒适圈已经被打破,作为信托人,只有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才能在这一轮行业调整中找到位置。

郭世海:民银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

民银投资(香港)有限公司负责人郭世海基于自己在香港开展业务的实践对我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的个人思考进行了分享。从产品角度,权益类产品由于企业不用背负固定的利息支出,减轻了现金流压力,在新冠疫情等特殊情况下,与债权类产品相比更加有利于企业的发展。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国际投资者投资人民币资产回报丰厚。例如在过去20年,随着中国不动产价值的不断提升,国际投资者获得了非常好的回报;伴随着中国互联网、新经济的崛起,股权投资机构收益颇丰。境内投资者在投资境外资产时,尤其是物业投资,除了考虑物业本身价值外,在税务、法律等方面也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因此海外投资一定要由专业投资人来完成。未来,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一定要坚持“建制度、不干预、零容忍”的九字原则,保持行业的健康发展。

喻浩:横琴平安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

横琴平安不动产股权投资基金有限公司总经理喻浩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监管导向总结为三个方向,即权益化、标准化和机构化。权益化是指大力发展权益类产品,减轻金融机构“刚性兑付”的压力;标准化是指大力发展净值类产品、大力发展直接融资,这有利于增强资产流动性,减少集中兑付压力;而机构化是指引入更多机构投资机构参与市场,这有利于优化投资者结构,维持金融秩序的稳定。当前所有金融机构和投资机构都在围绕这三点,不断转变投资方向和调整客户结构。REITs既是权益类投资又是标准化投资,参与投资人以机构为主,满足监管的各项要求,未来会是一个很好的创新型产品。

潘登: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负责人

招商财富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上海)负责人潘登重点对机构投资人加大权益投资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养老金入市是中国资本市场长期资金稳定的利器,可以为中国提供一个长周期。未来资产管理机构要盯住养老金投资需求,为养老金定制资产。未来养老金的投资范围可能会不断增加,拓展到ABS、类REITs和不动产REITs等产品。虽然当前国内公募REITs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而且强调稳定的现金流,但是预计今后商业不动产和住宅项目都会加入到公募REITs行列,这也会为中国存量房地产市场打开一个新的空间。

2020年6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