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言论坛|立言首都金融论坛 · 第5期: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金融如何“破局”研讨会成功举办

首页标题    立言论坛    立言论坛|立言首都金融论坛 · 第5期: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金融如何“破局”研讨会成功举办

文化产业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大的产业之一,疫情期间文化新业态的崛起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0年上半年全国5.9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4019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6.2%。但是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数字化文化业态以及线上文化市场的崛起对金融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后疫情时代金融需要更加有效地服务于文化产业的复苏和升级,文化金融如何“破局”成为各方关注的重点问题。来自政产学研不同领域的嘉宾,通过在线形式参与了本次研讨。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地方金融监管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秘书长徐义国主持了致辞和演讲环节。

首先是致辞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做开场发言。

杨涛: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首先向参会人员简单介绍了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的基本情况。之后杨涛重点围绕文化金融做了深入分析。他认为,文化金融研究是整个金融应用研究当中既需要重点布局又值得深入探讨的领域,当前还存在一些重点、焦点、难点问题。后疫情时代文化金融面临的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经济下行和新冠疫情使得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受到了冲击,文化产业与金融在发展方向、发展规模、全要素生产率以及资本与收益匹配等问题上需要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与研究;二是新技术与数字化的发展,尤其是疫情期间非接触式服务模式的兴起,使得文化产业和金融产业都受到了深刻冲击和影响,需要重新考虑文化金融是否发生了一些趋势性的变化;三是当前国际形势日益复杂,我国无论是在政治、经济、金融、地缘等各方面都面临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战,文化产业在新的全球竞争格局下需要发挥更多的作用。

文化金融的要素体系也需要进一步梳理和完善。当前无论是在研究领域还是在实践领域,文化金融都呈现出碎片化的特征,缺乏系统性的考量。一个完善的、健全的文化金融体系离不开四个要素:供给、需求、市场和环境。从供给要素来看,文化金融的供给是多元化的,与此相应的供给产品也是多层次的,除了信贷产品之外,还包括股权类、保险类、融资租赁、融资担保等各类产品。从需求要素来看,需明确文化产业各类企业主体的金融需求,以及所伴随的内在成长与发展需求,最终目标是使得企业有能力利用金融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等各类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从市场要素来看,不同主体、不同需求者以及不同产品之间需要更好地对接,一个可持续的市场自发机制是保证文化金融健康持续发展的重中之重。从环境要素来看,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需要信用、资产评估、中介组织等各类环境要素的配合,文化金融始终绕不开无形资产、知识产权评估等问题,而税费优惠等非融资政策也是解决中小微文化企业融资难题的可行之策。

主旨演讲环节,邀请到了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勇刚,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副总经理付宁,东书房艺术发展CEO于何,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分别从不同视角对后疫情时代的文化金融发展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王勇刚: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管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勇刚结合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的实践对疫情期间及后疫情时代文化金融发展问题进行了思考。十八大以来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平稳健康可持续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文化产业自身发展的特殊性,面临的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非常突出,迫切需要发挥金融活水作用,优化文化产业金融发展环境。在此背景下,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逐步构建起多层次、多渠道、宽领域的文化金融服务创新体系。

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文化金融融合发展模式。一是依托信用促进会,形成信用评级、快捷担保、贴息贴保、信用融资的债权融资服务闭环,树立国家文创实验区企业信用服务品牌。二是依托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形成创业孵化、风险投资、投贷联动、上市培育的股权融资服务闭环,拓宽文化企业融资渠道。三是政策支撑和服务支撑双管齐下,打通股权、债权融资需求,缓解文化企业融资“难、贵、慢”的问题,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疫情期间,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助力文化企业发展,加大中小微文化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是深入对接金融资源,加大疫情期间文化企业信贷支持力度。为了适应疫情工作需要,国家文化产业创新实验区与朝阳区中小微企业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强强联手,推出针对文化企业的专项产品;通过朝阳区中小微企业防疫应急续贷基金专项信托计划,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资金过桥、周转及后续发展;积极收集文化企业融资需求,协调对接银行和担保机构,通过无还本续贷、延缓还款期、提供担保等多种方式惠及文化企业。二是加快兑现产业政策,持续加大融资补贴支持力度。为了降低疫情对文化企业的冲击和影响,上半年朝阳区产业政策资金的兑现速度比往年加快,且力度更大。三是出台奖励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帮扶文化企业。直接奖励在疫情期间为文化类中小微企业提供信用评估、担保、企业债券等各项服务的金融机构,调动金融机构的积极性。四是积极开拓线上渠道,举办融资对接活动。聚焦文创企业的融资需求,推出了担保产品、文化普惠贷、影视贷等特色金融产品,扩大文化企业融资渠道。

后疫情时代,文化金融要更具精准性和前瞻性,加强文化金融服务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和模式创新。一是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发挥实验区建设工作协调小组的作用,深入开展金融服务创新的研究,推动政策落地。二是促进平台融资服务。充分发挥信用促进会和文化金融服务中心两个平台的作用,探索与其他金融机构及股权交易所的合作,积极推动优质文化企业快速发展。三是提升服务精准度。继续推动信贷政策的落地,从更大格局和更大视野探索文化金融的创新。

付宁: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副总经理

北京银行文创金融事业总部副总经理付宁围绕后疫情时代文化金融的“变”与“化”进行了深入思考。付宁首先介绍了文化金融市场发展的背景。疫情影响了文化企业的资金周转,餐饮、旅游、影视院线、体育休闲等行业受到的影响是断崖式的,甚至是处于冻结状态。各级政府部门出台多项政策措施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为银行业参与文化金融提供了政策依托,北京银行也制定相应举措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

当前文化金融需求出现了五大变化趋势。一是线上无接触金融服务需求增强;二是优质、优惠的组合式产品需求增加;三是资金使用紧迫性和业务落地实效性要求增强;四是信贷资金支付用途和产品期限延长需求增加;五是原来的信用担保、抵押担保、质押担保等单一担保形式发生改变,多种担保方式并行需求增强。

北京银行升级产品服务体系,助力文化企业复工复产。一是通过线上无接触、名单式营销,完成申请、抵押、放款等各个流程的线上化,促进科技系统全面升级。二是加大产品组合力度,提供综合产品服务包,降低企业综合成本。北京银行针对文化企业的融资特点和融资需求,推出了包含债权融资产品、结算服务产品、股权投资产品和专属个人产品的产品服务包。三是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周期至1周,大大提高了信贷效率。四是增加文化小微企业资金支付途径,在原来1年授信期的基础上进一步延长授信期限,其中流动资金贷款授信期限延长2年,抵押贷款授信期最长5年,信贷资金主要用来支付办公租金和员工工资。五是加深担保公司合作力度,采取担保、抵押、质押、信用等并行的担保方式。

于何:东书房艺术发展CEO

东书房艺术发展CEO于何主要围绕艺术品市场这一文化产业细分领域对本期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此次疫情给艺术品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危机与机遇,未来艺术品市场将呈现两个特点:一是随着市场泡沫的退去,艺术品回归原本艺术价值,不再是被资本绑架的艺术金融品;二是疫情加速艺术品网上展示和交流,加速交易平台建立和交易规则的制定。此次疫情将会给艺术品行业传统的理念和思维带来深刻的变革,线上交易想要破局,不能照搬线下的运营模式,需要从模式上进行改变,建立一套稳健且长效的信任机制。

未来线上艺术品市场发展,不仅需要有便捷的交易平台,还需要重构艺术品信任机制。除了艺术品交易平台之外,还需要有作品可以溯源、艺术家可以方便快捷登记产品、用户可以准确查询并且辨伪的艺术品登记认证平台。对于艺术家来说,这样的平台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作品数据库,有完整的作品记录、有编号且有法律认可的数据证书。可以提升艺术家自身价值和作品本身价值,作品留言也可为艺术家提供销售线索。对于用户来说,可以在平台上快速准确查询艺术家和作品的详细资料。由此以艺术品市场为例,文化产业只有夯实了自己的平台、结构、信息、交易基础,才能更好地拥抱金融要素。

金巍: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

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对文化金融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新冠疫情之下,影视、演艺、会展、文旅、艺术品等分行业受到的影响较大,我国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推动金融为文旅企业纡困解难。疫情期间金融支持文旅的政策主要集中在短期目标,即“活下来”,这些既定的政策措施需要一如既往地贯彻。

在文化金融发展政策决策视角下,还需要关注一些中长期目标。一是以恢复市场创新活力为目标,制定文化产业金融及旅游产业金融服务创新方案;二是结合区域特点,将金融解决方案的重点放在产业调结构方面;三是结合金融市场改革,提升直接融资比例目标,加快资本市场改革;四是结合防风险目标,加速推动金融科技应用,建立新的金融基础设施。

金巍认为,当前需要对一些疫情之下发生的新态势有清晰的认识,也要认识到新基建、新经济和新城市建设等既定的经济迭代进程为文化金融发展提供了新视角。金巍提出了几个直达中长期目标的新路径。在考虑政策推动、市场创新、技术变革等几个维度的基础上,要特别聚焦一些关键抓手。一是以文化产业供应链金融为抓手,推动文化金融产品创新与服务创新;二是以文化金融机构专营化为轴心,推动体系构建和文化金融生态培育;三是以文化金融管理为抓手,推动形成完善的业务管理规范和行业标准体系;四是以文化数据资产治理和管理为新起点,构建新型文化金融基础设施;五是以文化企业金融能力提升为抓手,推动文化资源转化与价值实现。

圆桌讨论环节,邀请到了北京三多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蒙,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于淼,北京文投集团文心保理公司总经理、首都金融服务商会资产管理专委会主任岳明,文化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晓锐,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结合自身工作实践,从不同视角对本期主题进行讨论。圆桌讨论环节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文化金融研究所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金巍主持。

高晓蒙:北京三多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北京三多堂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高晓蒙认为影视行业普遍具有轻资产的特点,尤其是中小影视公司缺乏有效抵、质押资产或第三方提供的保证,难以满足金融机构的要求,因此需要金融体系设计长久有效的解决机制。此外,相关部门需进一步加大对影视行业的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影视行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模式。

于淼: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

中国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副总裁于淼主要介绍了疫情冲击下文化产业私募股权基金市场的发展情况。《证券法》实施及一系列放宽上市公司资本运作和非上市公司首发限制的政策,对于文化企业来说是重大利好。但是文化产业整体上受疫情冲击较大,上半年文化领域公司上市及私募股权基金融资都呈现出断崖式的下降。金融机构应利用政策和资金优势,加快对文化企业投资、加大管理和服务力度,促进企业变革和行业升级。

岳明:北京文投集团文心保理公司总经理、首都金融服务商会资产管理专委会主任

北京文投集团文心保理公司总经理、首都金融服务商会资产管理专委会主任岳明认为供应链金融是中小文化企业的重要融资渠道,也是文化金融的发展方向之一。中小文化企业可依托与供应链中大主体之间的交易关系获得融资。商业保理机构要积极参与到文化链条的供应链金融布局之中,保理机构也需要进一步专业化、规范化。

王晓锐:文化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

文化金融50人论坛副秘书长、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常务副主任王晓锐介绍了疫情期间深圳市文化金融服务中心在助力中小微文化企业复工复产方面的实践,并提出了后疫情时代文化金融发展的三个重点:文化产业的供应链金融服务、数字资产的无形资产评估、传统型文化企业的数字化转型。

韩复龄: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韩复龄认为后疫情时代,一是要构建一个多层次、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促进文化产业链的内容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与金融创新相结合。二是要加强文化财政政策和文化金融政策的协同配合,共同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是要完善文化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建立突发事件的应急预案,加强对资产评估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

2020年7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