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简报|立言首都金融论坛·第35期: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之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图书发布在京成功举办

首页标题    立言论坛    会议简报|立言首都金融论坛·第35期: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之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图书发布在京成功举办

 

6月8日,由北京金融街服务局和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金融科技50人论坛、神州信息协办,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支持的金融街论坛系列活动之产业数字金融创新与发展研讨会暨《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图书发布在京成功举办。来自政产学研的专家学者以及部分图书作者围绕如何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把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等重要议题展开讨论。本次会议也是立言首都金融论坛第三十五期会议。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与此同时,在新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金融科技不断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发生转变,逐渐整合政府、协会、金融服务资源形成金融生态圈,实现全产业链覆盖。

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期待能够通过加强产学研资的深度融合,让科技成果能够及时产业化,发挥金融对科技创新和产业振兴的支持作用,并为金融发展提供坚实的实体经济支持,从而把科技创新、产业振兴和金融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首先是开场致辞环节,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作致辞发言。本次会议由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金巍主持。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

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在致辞环节介绍了《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发布的背景和大概内容。

首先,他表达了对杨涛、郭为两位主编以及金融科技50人论坛的谢意。人民日报出版社与金融科技50人论坛近年来在出版领域持续深入合作,就金融领域的中国痛点和难点问题展开了深入探讨。

其次,他指出今年是两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一是改革开放的45周年,二是“十四五”规划的中期评估。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产业链、供应链一直是大国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也是经济发展安全的生命线,在新的发展格局下,产业结构调整、升级,金融科技不断发展,传统供应链金融的模式发生了改变。在此背景下,人民日报出版社作为党中央机关报在出版领域的延伸,特邀杨涛、郭为两位主编与本书的十多位作者还原最明晰的产业链金融发展路径,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出发,寻找金融创新和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最优路径。

再次,他介绍了《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的内容。该书第一部分对产业链金融进行了全面理论梳理探讨,明确它的基本范畴。第二部分从金融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着手,选择了平安银行、兴业银行、九江银行、京东科技、中航信托等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产业链金融的发展历程、核心要素与前景展望。

最后,以出版人的名义,他向所有作者和广大的读者致谢,预祝这本书得到更多的认可,为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我们的一份力量。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在致辞环节主要分享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他指出产业数字金融是近期热议的核心词汇之一。一方面,数字化给传统产业带来了深刻变化,尤其是在数字化加持下,一次、二次、三次产业不断提升生产效率、产业结构和组织模式,为中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深远助力。另一方面,数字化对产业的影响也引发了金融需求的演变,数字化与金融的结合带来了全新的金融要素、金融产品、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和金融组织方式。数字金融对产业的支持方式发生了全面改变,解决了传统产业发展中可能面临的高成本、低效率问题。数字化与金融的结合还可以更多地支持产业的中高端升级,通过数字化和新技术的叠加,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产业数字金融代表了当前中国经济与金融发展中最具生命力的领域。

其次,他指出本书重点讨论的产业链金融是产业数字金融发展中的一个特色组成部分。狭义的产业链金融有一些比较既定的概念。随着技术的演进,数字化的迭代,产业的多层次发展,产业链金融具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不仅可以支持缺乏核心企业的产业链,还可以吸纳更多供应链管理主体、第三方平台、信息化企业和技术企业等形成更广泛的生态系统。同时,前沿的数字化新技术手段也可以应用于产业链金融领域。

最后,他认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共性在于,剖析金融供给侧、产业需求侧找到痛点,利用智慧化、数字化手段,内生的、自动的、智能的解决这种痛点。他希望未来可以围绕产业数字金融及核心的产业链金融做更多有价值的研究,为政策层面提供有效建议,在实务领域,促进政产学研更好地结合,更有效结合市场的实践推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改革与创新,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做出贡献。

 

第二部分是主题发言环节,邀请到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九江银行行长肖璟、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胡宇、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副总经理刘强围绕“银行业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创新与实践”展开分享。

:神州信息董事长

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围绕数字化时代下金融对产业发展的作用展开了探讨。

首先,他提到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金融的本质是服务于实体经济,怎么服务实体经济,如何体现金融的安全。而金融就是一个杠杆,可以加速产业发展,但要是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泡沫和陷阱。《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这本书是探讨“金融怎么跟实体经济更有效结合在一起”的阶段性成果。

其次,他指出数字化的力量和金融密切相关,这是因为我们处在数字文明时代。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央明确提出数据是生产要素,在产业的数字化转型中,如何将核心竞争能力转化为企业的数据资产成为重要问题,而金融的作用则在于帮助企业管理这些数据资产,放大其杠杆作用,从而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再次,他谈到在当前的中美大环境下,中央明确定义优化实体经济和内循环更为重要。在这样的背景下,金融应该发挥何种作用是他们主编这本书的出发点。他强调,编纂这本书的目的并不是单纯谈论金融,探讨金融对产业发展所能做出的贡献是《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的核心内容。

最后,他认为我们正面临全球数字化的发展机遇。他以江南造船厂为例,阐述了数字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影响。他认为,如果金融能够围绕造船企业整个产业链实现数字化,包括数百万个零部件的数字化,将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巨大影响。同时,数字化也能使金融风控模型和银行营销发生重大变化。因此,如果能围绕数字化把金融产业和实体经济紧密融合在一起,将会对行业产生巨大影响。郭为希望大家通过交流互相促进,在各自的业务和工作中能够围绕数字化、产业发展提出建议和主张。

肖璟:九江银行行长

九江银行行长肖璟以“新发展格局下中小银行产业金融的探索实践”为题展开研讨。

第一,探讨了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的困境。与大型银行相比,中小银行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主要体现在负债成本高且专业化程度不足。银行业竞争趋于白热化,在存贷汇领域所提供的服务高度趋同,价格竞争成为主导,从而使得息差持续收窄。在转型过程中,大型银行具有低成本和强大的数字技术服务能力,而中小商业银行则在市场竞争中存在较多困难。肖璟指出,九江银行在此背景下思考自己的发展方向,强调差异化特色化经营,建立市场的护城河。在战略层面立足产业金融和普惠小微,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第二,分享了时代背景和要求。他指出"三新一高"是政治上的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核心在于国内整体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普惠小微、科创金融等最终是希望实现整个经济循环的畅通无阻。他谈到新发展理念的几个关键点,其中创新是产业发展和竞争力的核心因素。在同等创新条件下,产业协同也能为企业带来竞争力,肖璟强调了经济循环的核心要素,包括生产、分配、流通和消费,并指出了物流企业、仓储企业等在经济循环中的重要作用,所以立足于当下的时代背景和金融行业政治性人民性专业性的要求,商业银行也应努力推动经济循环更加顺畅。

第三,指出战略转型新高地是产业金融。他指出中小商业银行要想生存下去,必须建立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他举例说明了产业金融的重要性,强调产业极具个性化,使得金融和产业在结合的过程中能形成自己独特的服务方式,从而实现差异化特色化经营。他还指出,由于产业链条上下游具有极强的相关性,使得产业金融有着较高的营销效率和较为特殊的风险管理手段。

第四,他认为中小银行服务产业的过程中应该会经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统制造业贷款,在该阶段服务模式较为雷同,对于优质的客户中小银行很难抵御大行的竞争。第二阶段定义为供应链金融,在此阶段强调的是金融对企业需求的高度匹配,实现深度的产融结合。肖璟指出,在此阶段银行应努力满足客户端到端的资金需求,并确保信贷规模与企业资金需求的高度匹配。第三阶段跳出对企业内部的金融服务,要站在全产业链的视角上看待产业内各企业间的相互协同,强调金融的整合能力,强调对企业的赋能,强调产业平台和产业生态的建设。肖璟认为,对于金融行业而言,数字化信息化是手段是工具,对于产业而言,金融也是手段和工具,要综合运用“金融 + 科技”手段,持续提升产业效率和降低产业成本,真正提升产业链条的竞争力。

第五,通过分享九江银行的一些实践经验,提出了对产业金融实践的几点思考。一是产业能力的培养,要跳出金融做金融,真正站在产业视角上去思考问题。二是做产业金融的核心目标是产业赋能,要对企业生存的优势、短板以及市场定位有所了解,能站在全产业的视角帮助企业创造价值。肖璟指出,金融服务在微观层面是存贷汇,在宏观层面看其实是一种资源配置的手段,如果金融能准确识别出最有竞争力的企业并将资源配置给它,就间接推动了全产业的优化发展,提升了全行业的竞争力。

: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

民生银行首席信息官张斌围绕民生银行在产业链数字金融方面的工作分享了三方面内容。

首先,他认为,产业数字金融是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助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央行和原银保监会在有关数字化转型政策指导文件中也明确强调了供应链金融、产业数字金融的重要性,发展产业数字金融成为当前银行业通过数字化转型推动金融供给侧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今天的国内国际大环境下,《中国产业链韧性:金融的力量》一书的出版恰逢其时,书中有关金融如何与实体经济相结合的思考和实践,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此外,银行的产品与服务设计立足于企业个体还是整个供应链、产业链,风险评估与管理依赖核心企业信用还是扩展到数据信用和物的信用,服务基于线下的手工操作还是线上化、网络化、数字化协同,是分析和把握产业数字金融发展脉络需要考虑的主要方面。

之后,他分享了民生银行在产业数字金融领域的探索和实践。民生银行在五年发展规划中提出了数字金融策略,明确了建设敏捷高效、体验极致、价值成长的数字银行愿景。今年初,民生银行根据数字金融策略编制了新的三年科技发展规划和数据战略,其中,产业数字金融成为科技条线最重要的赋能方向。从金融产品和服务的视角,民生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实践可以分为几个方面,一是持续创新和完善供应链支付结算产品体系,“资金e监管”系列产品客户数不断增加;二是运用数字技术对传统供应链金融产品和服务进行全面升级,提升“民生E链”线上化、平台化、智能化水平;三是打造智能风控体系,创新研发基于数据增信的信贷产品,有效解决链上小微长尾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如“采购e”、 “订单e”两款数据增信产品推出后广受市场欢迎;四是秉承合作共赢理念与SaaS服务商建立生态联盟,构建场景服务平台,拓展非金融服务,助力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转型,赋能产业链 “补链强链”;五是将业财融合视为对更高效率、更高水平产业数字金融的有力支撑,推出“财资e管家”解决方案,助力大型企业司库建设,以及实现业财一体化目标。

最后,他强调,银行开展产业数字金融业务,需要五方面科技能力作为支撑和保障。一是具有开放互联能力的平台架构;二是全面的数据能力,数据集成能力、实时处理能力、建模分析能力是关键;三是强大的中台能力,以适应不同场景下产品服务的快速部署与迭代;四是将金融科技与业务场景有效结合的能力,如物联网、区块链和人工智能技术的运用;五是信息安全能力,包括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隐私保护等。

: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

中国农业银行投资银行部副总裁胡宇分享了通过“商行+投行”服务科技创新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他指出,农行投资银行部摸索出的“商行+投行”服务科创企业特色路径,可以提炼为“123456”科创服务体系。

1”是重构一套业务实践逻辑。包含四个层面的转变:一是在思想理念塑造上由静态思维向成长思维转变,二是在产品谱系打造上由简单组合向系统集成转变,三是在营商环境构建上由单兵作战向生态联盟转变,四是在人力资源配置上由普适服务向专业团队转变。

2”是创设两类专属品牌形象。一方面,聚焦高阶业务引领,推出了“千帆品牌”,包括了以“农银科创基金”为核心载体的“千帆企航”融资品牌和以近百家头部机构为合作伙伴的“千帆智远”融智品牌。另一方面,专注普惠、普及、宣讲,打造“春笋计划”,破解中小科创企业在发展早期的痛点和堵点。

3”是深耕三项统筹联动机制。农业银行首先深化商投联动,打破各自为战,解决科创企业传统信贷审批体系下的融资难题。其次,做实行司联动,加强集团合成,形成比较优势。再次,创新公私联动,以“投行+私行”模式链接私人客户的高端产品需求和股权投资基金的对外募资需求。

4”是构建四轮驱动服务模式。在第一轮驱动,利用认股安排顾问服务,共商优惠入股条件,帮助科创企业寻找潜在投资机构。在第二轮驱动,与PE机构开展深度紧密合作,做好牵线搭桥,吸引其投资入局,共享企业成长红利。在第三轮驱动,运用创投思维,大力推广以投定贷模式。在第四轮驱动,联合交易所提供上市培训服务,在培育手段、辅导内容、服务深度等方面保持同业领先。

5”是打造五位一体产品策略。农业银行不断迭代优化金融供给,逐步建立健全覆盖贷、股、债、基、顾的全品类投行产品体系,做到按需施策,靶向发力。

6”是开创六链协同生态格局。农业银行注重从政策链、技术链、资金链、产业链、渠道链、人才链六个方面增强各类资源的协同效应,寻求组建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合作共同体。

: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副总经理

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部副总经理刘强分享了产业数字金融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首先,他简要介绍了华夏银行探索产业数字金融创新的背景。华夏银行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于2021年在总行成立了专门的产业数字金融部和数字化业务产品创新委员会,选择深耕产业数字金融新蓝海。在工业互联网、数字物流、ERP等多元信息网络编织形成的新生态场景中,华夏银行主动融入数字经济发展洪流、服务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助力金融数字化与产业数字化协同推进。

其次,围绕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模式,他指出,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结合业务、科技和数字三类技术叠加,旨在革新传统信贷业务理念、思维和模式。华夏银行围绕“产业、生态、数字、科技、互联网、金融”六要素,沿着“积累数字资产、挖掘数字价值、创设数字信用、形成数字担保”的路径推进业务进阶。

再次,他从五方面分享了华夏银行产业数字金融实践。一是解决好数字可得、可用、可信问题。二是突破数字化授信和数字智能风控两大核心技术。三是创建面向产业数字金融创新活动的监管沙盒机制与环境。四是发挥产业数字金融部“协同总装车间”及前沿创新高地的牵引作用,向生态客户提供“一枪多眼”的综合化金融服务。五是在服务覆盖整个生态的过程中,持续积淀数字资产,反哺创设更多的金融产品。

最后,他认为,构建产业生态伙伴圈,利于推动产业数字金融的全栈式数字化。一方面,银行需要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和数字化转型头部企业,继续在理论和技术层面深化研究;另一方面,通过协同行业标准制定者、数字技术平台、数据服务、物流仓储等各方产业生态伙伴,促进生态交织与融合,可有效消除数字化断点并增强数字可信,真正为产业数字化和贸易数字化插上金融数字化的翅膀。

 

第三部分的图书揭幕环节,由人民日报出版社总编辑丁丁、神州信息董事长郭为、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九江银行行长肖璟共同为图书揭幕。

 

第四部分是圆桌交流环节,邀请到了小米集团天星数科副总裁、小米消费金融公司党委书记曹子玮,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杜晓宇,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金微科技总经理夏茂,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董罡共同围绕会议主题结合图书内容进行了讨论。金融科技50人论坛执行秘书长闵文文主持本环节。

曹子玮:小米集团天星数科副总裁、小米消费金融公司党委书记

小米集团天星数科副总裁、小米消费金融公司党委书记曹子玮围绕公司在推动科技产业良性循环过程中的角色以及金融科技在产业链、供应链模式中的独特价值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他首先介绍了在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过程中,他所在的机构承担的角色、现有的实践和目前进展。具体而言,小米消费金融的目标是以更精准、高效的方式,为小米上下游企业提供廉价而便捷的资金配置,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在过去,同时解决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是不可能的。但在数字技术出现后,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高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平衡。小米的供应链金融成本通常在4%-6%左右,背后的原因有两方面:第一,小米能够相对准确了解上下游的小微企业的生产状况,具备较强的信用把握能力;第二,在支持产业发展的过程中与产业链上的企业利益一致,这种内在的互通性和一致性实现了高效的资金配置。小米的这一尝试对于中国未来解决产业问题,并将资源配置到上下游企业市场具有借鉴意义。

其次,他针对金融科技在产业链、供应链模式创新中的独特价值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小米的独特之处在于在开展金融业务时与产业紧密结合,二者利益一致,使得小米在开展供应链金融和产业金融时相对风险可控、追求产业和金融双重整体利益最大化、与企业一体,避免了产融之间利益争夺或分配带来的矛盾。在这个逻辑过程中,小米最大的特点是构建了一个产融结合的典范。这种融合不仅仅是产业与金融的融合,更是资金提供方和资金需求方之间真正的融合。

杜晓宇:腾讯研究院副院长

腾讯研究院副院长杜晓宇在圆桌交流环节分享了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关键要素,并介绍了腾讯科技在供应链金融领域的实践。

首先,他阐明了从科技-产业-金融如何逐步推进。科技需要经历与产业结合、并经过持续投资和融资等一系列漫长的过程。同时,要保持稳定的收入,并将收入继续再研发,将新的研发技术再投入产业,由此形成科技、产业、金融正向循环,从而推动国家的核心技术转化为产业成果,将成果收入再转化为科技研发动能。

其次,他指出金融科技对供应链金融主要有降低成本、提高效率、防范风险、创新模式、上下协同、生态建设等六方面的作用。在降本提效方面,金融科技整合供应链金融的体系后,可以快速的将一些仓单订单进行数字化处理,将物流系统完全通过在线的方式呈现出来,并通过数字孪生等技术手段实时监控、降低风险。在风险防范方面,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或AI大模型技术,全域监控各种动态的风险,而不仅仅围绕核心企业。供应链金融还可以对供应链中的各类企业提供不仅限于传统的授信、支付结算等服务,帮助企业发展。在产业协同方面,可以基于数据化的供需双方的要求,使上下游产业链更加快速的发展。在生态建设方面,金融科技帮助除了上下游企业外还可以联动企业服务平台、税务服务平台、与监管或行业协会搭建的平台联动,可以共同推动供应链的生态建设。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

中国信托业协会特约研究员、中航信托首席研究员袁田就发挥金融力量服务产业链韧性、数据信托助力数据共享与数据价值实现、信托科技赋能信托业务新分类转型,分享了信托公司的特色实践。

首先,她指出,作为航空工业集团旗下的央企信托公司,为航空产业链强链、固链提供具有信托特色的金融和受托服务是中航信托服务主责主业的应有之义。公司通过创新专利服务信托产品设计,实现财产权信托与权益投资的有效衔接,服务集团科技成果转化,从商业化走向市场化,提供全体系的“耐心”资本服务,有效提升产业链韧性。根据信托业协会的专项课题报告,除中航信托外,其他具有产业背景的信托公司在服务产业链供应链高质量发展方面也都各具特色,例如英大信托、五矿信托等在各自服务的产业主赛道上,也都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产业金融创新,积极促进产业链现代化发展。

其次,她认为在产业数字金融的创新领域中,数据信托可以有效发挥数据要素生产要素价值,通过信托法律制度安排,作为实现多样化数据权益分配和治理监督的有效工具,助力数据要素发挥更大价值。中航信托在航空、电力等行业数据领域均开展了不同程度的数据信托制度和实践创新,围绕产业链供应链金融上下游的多方参与主体,搭建数据共享共建空间,实现技术基础设施和制度基础设施的双重架构,助力产业链数智化转型。

再次,她结合信托业务分类新规,分享了信托科技赋能预付类资金服务信托等新型服务信托的科技创新案例。信托公司通过自主设计服务信托管理系统,提供数据互联和信托专户管理服务,实现消费者预付类资金统一管理,可以有效防范因商户跑路或资金挪用而可能导致的预付资金灭失风险。未来,在各类资产服务信托创新场景中,例如风险处置服务信托、家庭服务信托等领域,信托公司通过持续加强金融科技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可以更有效发挥技术工具价值和信托服务价值的合力,以更有效服务客户需求,实现服务实体经济和助力社会民生的信托功能。

:金微科技总经理

金微科技总经理夏茂介绍了公司在互联网金融的实践与影响。

首先,他指出金微科技的实践改变了核心企业数字化的观点和做法。在快消品领域,通过构建供应链金融系统,不断让核心企业接受数据资产化,从而实现与金融机构无缝对接。夏茂认为,产业金融数字化目前来看最大的困难在企业端,因为金融机构通过近几年的数字化改革,已经具备了相当强的服务能力。但是另一方面,部分城商行、农商行在金融数字化方面发展缓慢,决策模型或数字化运营流程还不具备,目前金微科技对金融机构数字化金融提供服务,并推动快销品领域的核心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

其次,他强调金融科技的价值在于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服务,最终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数字化与产业金融的结合深刻地改变了实体产业,也改变了产业金融原有的模式。金微科技、微众银行均在2017、2018年推出数字化金融产品旨在服务小微企业的经营与发展。以快消行业为例,有近五千家规模比较大的核心企业,接近100万家的经销商,6000万家的终端门店,是一个相大的市场,金微科技由此还开发了金商贷,利用个体工商户日常的交易流水数据,运用科技来为金融和产业赋能,服务实体经济。

: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

中企云链高级副总裁、首席战略官董罡围绕公司的主要业务、中小企业融资、科技金融的连接、商业数据合规等话题分享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介绍了中企云链的主要业务与服务对象。中企云链是一个产业数字金融平台,通过金融科技的持续创新,为供应链上的核心企业和中小企业建立商业信用的传导机制,帮助供应链上的中小企业的流动资产(包括应收、预收、存货)去数字化、去标准化、去金融化,从而引导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的资金能够精准的流向实体经济,为中小企业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其中中企云链有一款基于场景金融的产品——云租,我们称之为工程机械行业的“滴滴打车”,用于在中小工程机械设备出租方与工程局、项目公司之间的对接,并以相关的工作量数据为依据,提供给商业银行进行授信。然后银行再依据核心企业对机械工程设备出租方工作量的确真进行融资放款,开展普惠金融业务。

目前中企云链平台上已有4000家核心企业,包括上市公司、央国企,产业链上游供应商近29万家。

其次,他指出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核心原因之一是信息不对称。中企云链通过在金融科技产品的创新,帮助核心企业优化在供应链、产业链的传导机制,还原中小企业的真实价值。目前共有18个产品线,通过科技,链接金融与产业,创造价值。董罡认为,由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风险定价问题是导致产业链上的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一个重要因素。

再次,介绍了连接科技与金融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是消费互联网阶段,即基于消费场景的持续衍生的ToC个人服务。第二是产业互联网阶段,这一阶段连接的是企业和银行。第三是平台互联阶段ToP,银行、核心企业、产业集群形成的平台自身都是一个生态,推动平台之间的合作与连接,可以传导到ToB,再传导到ToC。

最后,分享了商业数据合规使用四要素:数据不出本地、数据可用不可见、联合建模,输出计算结果。基于商业数据可信使用的四要素前提,才有可能进入到产业数字金融的3.0时代。未来将是平台基于各自所有的商业数据,联合建模,共同服务企业用户产生价值。因此,中企云链基于区块链的技术,构建研发了云签云,云存证、发票云等产品。

 

 

2023年6月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