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金融 |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报告(2022)
本报告为“文化金融蓝皮书”的第六部,由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及北京立言金融与发展研究院作为编写单位联合研创。本报告是对2021年中国文化金融发展情况进行专业观察研究的成果。
2021年是我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这是本报告关注的最重要的背景。同时我们还关注了两个重要背景。一是新冠肺炎疫情的新形势。全球疫情处于高位,新冠病毒不断变异和各国防控政策差异使得疫情形势存在很大不确定性。我国一直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坚持动态清零,因时因势不断调整防控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经济形势也实现好转。二是数字经济国家战略和数字文化经济发展趋势。2021年是数字经济相关政策密集出台的年份,各级政府在数字经济促进和治理方面都投入了巨大的精力,文化产业和文化金融发展也在此背景下形成了数字化时代的显著特征。
本报告从市场、行业、区域、专题四个主要角度解析了我国文化金融发展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今年的报告在“市场篇”有调整,没有再就文化产业保险编撰报告,原因是这个领域可更新的内容较少,但新增了文化信托相关内容。在“行业篇”中,我们依旧观察了电影金融、艺术金融和数字文化产业投融资这三个领域。数字经济的飞速发展促使我们今后会尝试在数字文化金融(服务于数字文化经济的金融活动形态)方面多投入精力。“区域篇”中仍选取北京、深圳、南京、宁波、成都五个具有文化金融发展典型特征的城市进行考察,在近几年中,这些城市的文化金融发展给了我们许多的惊喜。在“专题篇”中,我们对数字藏品这个热点话题和文化产业投融资中的法律问题给予了关注。
本报告由杨涛、金巍担任主编,于德江、刘德良担任副主编。各部分撰稿人分别为:金巍、杨涛(第1篇),艾亚萍、尹欣(第2篇),杨涛、罗丽媛、王小彩(第3篇),刘德良、段丽荣(第4篇),于淼(第5篇),禄琼(第6篇),张琦、齐文卿(第7篇),方曼乔、杨涛(第8篇),刘德良、张玉聪(第9篇),刘德良、刘晓哲(第10篇),陈能军、王晓锐、戎涛(第11篇),黄琴、方爱军、姜晓东、彭凌云、朱嘉、纪增龙(第12篇),陈彩凤、邝菁琛、王亚琪(第13篇),谭莹、刘照晖、蒲盈吟(第14篇),包璐、董杰、韩兆辉(第15篇),李玉东(第16篇)。向各位积极参与蓝皮书编撰工作的专家致以诚挚的感谢!
感谢编委会的诸位学术顾问为本报告提供了有益帮助和专业意见,感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经管分社社长恽薇、责任编辑田康对本报告的大力支持。本报告的编写同时得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产业金融研究基地、中国银行业协会、文化金融50人论坛、金融科技50人论坛、北京新元文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杨涛 金巍
2022年4月25日 于北京